知法明理为平安人生护航[2022-05-30] | 从“中青年教师”业务考试到“教师”业务考试~简述双语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升级[2022-05-14] | 太湖双语学校“5·12”防震演练纪实[2022-05-13] | 校园安全及疫情防控第三次工作部署会议纪实[2022-04-30] | 主梁落成千秋业 桃李芬芳四季春[2022-04-30] | 研学《总结》推进教育步伐 品读《新篇》指导当前工作[2022-03-31] | 双语学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第二次会议)[2022-03-31] |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双语之光”激励奋进[2022-03-16] | 精神抖擞开新局 踔厉奋发谱新篇[2022-02-12] | 乘辛丑东风,谱壬寅新篇[2022-02-02] | 牢记历史,开辟未来 ——聂声英[2022-01-11] | 铭记历史 奋发图强 努力学习 捍卫和平 “国家公祭日”[2022-01-11] | 文思泉涌灵感现,行云流水文章成[2022-01-11] | 沁园春·岳西行——江国强[2022-01-11] | 少年强则国强·一颗红心向着党[2022-01-10] | 施教须顺应时代 技能必实践检验[2022-01-10] | 笔尖流转写诗意,寓学于趣展风采[2022-01-10] | 辛丑结硕果 壬寅续新篇[2022-01-06] | 太湖双语学校2022招聘[2022-01-04] |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让你的写作语言“靓”起来[2021-12-01] |
题记:放飞梦想,启迪智慧,或走进名山大川,领略祖国壮丽山河之风光;或旅行名都古镇,品读中华璀璨文化之精华,是太湖双语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即研学行。
2019年的研学旅行,我们选择的是美丽的江城武汉。4月10日晨5:38分,在总指挥江国强校长的带领下,12辆载着太湖双语学校研学旅行的师生车队,迎着东升的太阳,向着楚文化基地、国际大都市江城武汉驶去……
9时许,车队进入了市区——武昌。被春雨亲吻过的江城显得格外爽目明净。我们的车队通过连接武昌与汉阳、被称为武汉的第八大桥梁的鹦鹉洲大桥直达汉口,第一站——武汉科技馆。
我们从二楼进入,从“宇宙”隧道穿过,来到宇宙展厅。同学们如饥似渴,简直是蜂拥扑向每一个展示台。一双双求知的目光和手脚并举地操作仪器的动作,把一颗颗驿动的心显露无遗。也不怪本就具有好奇心、探索心、求知欲的同学们,在这里,每一个项目标题的后面都激起了你的追根求源的意念。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老,这一些亘古至今无数人追问的话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宇宙”展厅借用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天问”为题,试图以有限的空间和展示内容,引发观众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在“仰望星空”展区,我们仿佛听到了古代先贤们用肉眼观测日月星辰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天体文学成就。
在“太阳系”展区,我们从声、光、电、影的现代科技的演示中,略知了太阳系的结构和人类研究太阳系的历程。
在“银河系及河外星系”展区,我们看到的是现代宇宙学研究成果,对“河外星系”的发现经过也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通过WWT软件,在展厅内观察太空中许多星辰的真实景象,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探究宇宙奥秘的激情。
在“宇宙学前沿问题”展区,我们初步了解到当代科学家探测研究宇宙的主要课题。同学们纷纷试穿“航天服”进入“轨道舱”体验着“问天”的快乐和追寻梦想的快感。
在“珍爱地球”展区,在“互动星球”和360°大型环幕影片的导视下,我们看到了地球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构造。不禁从内心发出了“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呼声。通过“生物进化树”我们仿佛进入了远古时代: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到“海底热泉生命起源假说”;从“长江里的物种”到“神秘的海洋生态”;从“青春期的秘密”到“生命的蓝图——人类基因组”等等,无不激起同学们的无限好奇与探索的兴趣。
时间关系,11:30分同学们不得不从神秘的宇宙空间再次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现实中来——依依不舍地离开科技馆,步行约10来分钟,来到“汉口江滩”。季春时节,细雨薄雾给美丽江滩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只见长江对面,武昌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若隐若现,飞架南北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依稀可见,雨雾丝毫没有挡住它那“龟蛇锁大江”使“天堑变通途”的雄姿英发,恰恰带给双语师生另一种气势与美感。于是乎,爱这朦胧的江滩之情感愈发强烈,合影留念吧——
13时30分许,我们的车队行驶在“万里长江第一桥”上。一时间,我们从汉口,经过了汉阳,目光浏览,领略了“高山流水”古琴台的优雅后,来到了“红楼”——辛亥革命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踏进这座记录着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红色史馆”。在导游结合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等的讲解中,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笔者的脑海浮现。
校长江国强与同学们一起参观聆听。他说,辛亥革命史是一部革命先辈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厚重历史;是一部敢为人先的历史。与笔者同行时他强调说,“敢为人先”的精神永不过时,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实践意义。
一堂生动的革命历史课后,同学们纷纷在红楼前留影纪念,相信大家也是受益匪浅吧。
15时许,我们向第三站——天下第一楼“黄鹤楼”驶去。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峰岭。我们从山脚下拾级而上,沿着古色古香的石柱牌楼,前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登临其上,放眼远眺,江天一色处,近景是“江山入画”牌楼,树木的葱绿与其橘黄色彩层次分明,相得益彰;山脚的灰黑色马路与长江大桥浑然一体伸向远方,颜色渐渐淡出,如一副水墨画,又恰是一条腾空江面的巨龙:黄色的牌楼是龙首,雨雾朦胧深处的龟山电视塔便是龙尾,好不壮观。换个方向,只见晴川桥如一弯彩虹横跨江面,美不胜收,春雨中的江城武汉别是一番迷人景象。
登临楼高处,阅尽三镇美景,旋即楼下,再细看壁画展翅高飞的“黄鹤”,不觉思接千载,忽想起唐代诗人崔颢的诗句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过此刻想起这首诗并非心情如诗中的凄婉苍凉,只是应景罢了。两旁的
对联却一扫古人遗憾与悲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故人愁
惜别“黄鹤”再到湖北省博物馆。这是一座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东湖风景区,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能到这里一游也是大开眼界。即使是匆匆而过,也能感受到远古文化的精深与古朴音乐的魅力。
对于学子,来到武汉不得不去的地方就武汉大学了。
武汉大学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不仅是环境优美,更因为中外闻名而被学子青睐。时间关系,带领同学们只能在恢弘大气的大门前那偌大的广场感受一下这高等学府的书香气息。从同学们合影留念的镜头中,笔者读懂他们的内心:憧憬未来,无限美好,眼下自当发奋,励志前行。
一日亘古,我们穿越时空,阅尽古今;巡游美丽江城,饱览湖光山色 。时间飞逝,千年古刹归元寺、高山流水古琴台……我们都不能一一目睹其神韵。转眼已是夕阳西边。18时整,我们依依惜别,返乡的车队在穿过繁华,行进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