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永远成为学生的平安家园[2019-12-08] | 练就双语品质 开启学习新篇[2019-11-11] | 双语之花 茁壮成长[2019-11-11] | 2019j级 新生第一课从军训开始[2019-11-11] | 橙黄橘绿金秋赋 气势恢宏双语风[2019-11-08] | 从民办中小学如何避开发展误区,突破发展瓶颈 谈双语学校现行教育与未来规划 [2019-10-10] | 思想决定言行 细节决定成败[2019-10-09] | 奋进新时代,勇做追梦人[2019-10-09] | 十年办学路 志在双语梦[2019-10-08] | 总结只为更好地走好下一步[2019-06-25] | 锤炼师资只为育英才[2019-06-25] | “研学行”不仅是去学到东西,也是自身的外在展示[2019-05-20] | 双语学子演讲摘桂[2019-05-13]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2019-05-06] | 巡游江城武汉 饱览湖光山色 穿越时空隧道 阅尽远古今朝[2019-04-23] | 时光荏苒留不住 三载情深再叮咛[2019-03-20] | 不吝啬鼓励资本,让榜样的力量引领师生[2019-03-20] | 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放过任何细节[2019-03-11] | “说好中国话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2019-03-11] | 不忘初心,带着目标奔跑[2019-02-22] |
“研学行”不仅是去学到东西,也是自身的外在展示
——小学部2019徽州研学行表现掠影
图文/聂福东
时下,研学行已成为中小学,乃至大中专院校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党爱国,爱我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的必修课之一。
太湖双语学校小学部五六年学生在校长江国强的带领下,亦如2019年5月14日至15日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徽州古城研学之旅。
出发第一天(5月14日)途中,我曾以《放飞童心启迪智慧——双语学校徽州古城研学行出发了》为题发了一组图片(如下截图)。该篇题目原本在我心中就是这次研学行回来后撰写通讯的主旨:以徽州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徽墨文化为背景,凸显出学生受到了怎样的历史文化的熏陶,陶冶了情操之类。可是,在跟踪拍摄,与师生共同亲密生活的两天的过程中,突然改变了我原本定下的写稿思路,觉得徽墨文化史可从书本和网络上获得,不必我拙笔写什么,我该写点别的了。
记得2014年初到双语学校,在第一次行政会议上,校长江国强的一句话至今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他说:“作为双语人,我们一定要牢记:我在哪里双语学校就在哪里”。五年以来,这句话不仅铭刻在了我的心里,也深深地扎根在了双语老师和学生的心底,已成为了双语人自我修养的戒律。
“我在哪双语学校就在哪”——“我”就是双语学校的形象代言人。
任何学校的形象都是由师生员工的自身形象树立的(其实任何企事业单位都一样)。双语人的形象就是“阳光、文明、勤奋、自信”,这也就是双语的学校形象。两天的徽州古城研学行,同学们用言行树立了“我在哪里双语学校就在哪里”的“阳光、文明、勤奋、自信”的美好形象。让我们一起从下面简短的文字和部分图片中来品读双语学子的形象内涵,来欣赏双语学子的博雅风采吧。
秩序井然——车上车下举止文明优雅。
乐观向上——车内欢歌笑语,你方唱罢我登场。
敏思好学——悉心倾听,抓住机会;不时发问,追根求源。
乐于动手——剪纸拼图,成果喜人。
知者乐水——临川嬉戏,神采飞扬;智者之乐,悠然淡泊。
知行合一——拜谒“万世师表”,以楷模修身;倾听导游解说,犹如师尊教诲耳边。
爱国情深——登临古城墙,挥舞国旗,放声高歌《歌唱祖国》
爱我民族,接受传承——来到雅乐堂,虚心学唱经典民谣,民族舞蹈。
爱我中华,志向远大——大厅内,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
诚然,本次研学行不仅是双语学子的一次“我在哪里双语学校就在哪里”的言行检验,同样也是一次见识增长的活动:历史悠久的徽墨文化、牌楼文化,古民居文化、古宅花园文化等等,同学们都在研学过程中有了不少收获;这同样还是一次校外生动而精彩的实践课:两天的研学,动手、动脑,耳濡目染,都是新鲜;团结协作,彼此关爱,友谊更深。
相信双语学校“我在哪里双语学校就在哪里”的言行戒律将会不断深入双语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实践课堂将一定会带给学子更多收获。